关于Libra2.0的新思路与新思考(二)
(书接上回)
二、核心调整及其细节内容
(一)增加锚定单一货币的稳定币解决方案
3、安全性与保护机制
Libra网络在经济设计方面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建立可信的支付体系。Libra网络上的每种稳定币都有储备资产作为后盾,同时存在着有竞争力的分销商和交易所网络来为Libra网络上的数字货币提供交易和结算渠道。(本质上来讲,如果Libra网络上的货币无法与国家法定货币建立自由兑换渠道,这些代币将毫无价值,因此如果在各个国家内部建立合法完善的代币分销和法币兑换渠道,是Libra网络能否实现的最大问题,这也是应对各国监管的最大难题,目前数字货币主流交易所由于其管理不完善、运作不透明的原因,基本处于灰色地带运转,如果Libra通过上述交易所进行交易,其竞争力将大大折扣。)
在1.0版本的白皮书中,Libra协会就承诺用足额储备金来作为LBR的价值支撑,2019年9月,Libra协会宣布向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申请支付牌照(由于Libra协会是注册在瑞士的,因此其经营管理要遵守瑞士法律的监管。瑞士是全球最大的离岸金融中心,瑞士的银行业所管理的资产有一半来自其他国家,因此将Libra协会设立在瑞士,也是处于Libra全球化资产管理的考虑。),其中也着重强调了数字货币资产的足额储备金支持。
足额储备金就意味着在发行Libra数字资产的同时,持有等额或更高额的现金、现金等价物或短期政府债。这对传统的银行不同,银行持有其存款负债总额约10%的现金或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其余资产通过贷款或其他非流动资产来体现。(在传统的银行经营中,一国央行往往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来刚性控制银行对自己吸收的存款进行资金储备,这种资金的储备影响了货币乘数,也就影响了派生存款的产生速度与规模,最终影响社会货币总供给。)这种足额的资产背书增强了支付系统的稳定性,加上Libra网络透明和可审计的特性,增强了Libra网络使用者的信心。(此处笔者有一定的思考,如果Libra能够将储备金托管在各国央行,由于央行除直接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外,不涉及社会企业及个人的信贷业务,因此托管在央行的储备金就不会进入派生存款的产生过程,也就不会对货币总供给量有影响;但如果储备金是托管在商业银行的,那么这些资产必然将产生派生存款,增加了货币总供给。在此处Libra将自己与各国的商业银行等存款性金融机构对等,且等同于自己的存款准备金率为100%。)
Libra稳定币会依据市场需要而铸造或销毁,同时,特定的智能合约会将这些单一的稳定币依据固定的权重组合成LBR。尽管LBR的价值不是盯住单一货币的,但当某种货币的价值波动时,LBR的价格也会随之波动。
Libra储备金的结构设计一开始就是想尽可能规避和最小化潜在的风险。为保证Libra网络的可偿付性及平稳运行,储备金只能包含高流动性的资产(金融领域的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能够以最快速度足值变现的可能性,一方面变现速度要快,另一方面资产应当以合理的价格出售。因此,资产市场往往分为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上的金融产品往往期限在一年以内,变现能力强,流动性高;而资本市场主要指中长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资本市场上交易的资产相对流动性差一些。就风险相对低的投资品债券而言,政府和大型企业发行的短期债券往往具备较高的流动性,但也不一定如此,在次贷危机爆发以后,欧洲诸多国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政府发行的债券也出现了违约的情形。),具体而言,储备金应当包括至少80%的稳定主权主体发行的短期政府债券,例如标普的A+评级以上的债券以及穆迪A1评级以上的债券,这也就意味着这些债券在二级市场上有充足的流动性。储备金剩余的20%为现金,这些现金可以投资于低风险的债券型货币市场基金。在考虑到货币风险的前提下(货币种类不同所面临不同的汇率波动风险),储备金应当以何种货币形式存在,这就决定于当前市场上现存的各类Libra稳定币的数量配比,这种储备金与流通中稳定币的完全匹配,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降低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从前文中我们提及的内容可以了解到,Libra每发行一单位稳定币,都会有一单位对应的货币进入储备金,因此储备金与稳定币的数量和货币类型配比能够一致起来。由于Libra储备金都是由高流动性资产构成,因此流动性风险较低,同时由于债券的高评级,因此面临的违约信用风险也极小,同时短期国债基本匹配无风险利率,而无风险利率的期限结构曲线是相对平滑的,除非出现类似当前疫情期间的主流投资品类均大幅下跌的情况,此时会出现短期利率高于长期利率的异常倒挂现象。笔者在此想起了前一段时间读到的RAY DALIO的最新连载博文Changing World order,中间就提到了二战后期美联储锁定债券市场利差,人为压低短期利率的政策,推荐大家阅读。)
尽管储备金是高流动性的资产,但Libra网络仍然会产生不可预计的损失或者在极端经济环境下无法有效变现储备资产,因此除储备金外,Libra协会还考虑进一步配置资本缓冲,也就是安全垫。在有效的监管框架下,Libra协会将会配置一个适当头寸的,用于吸收损失的资本缓冲层,来为储备金提供进一步的保护,来应对Libra支付系统中所可能出现的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包括内部和外部的欺诈、商业舞弊以及系统和管理失误。(从行为风格来看,Libra的监管路线严格依照当前国际上通行的巴塞尔三协议的风险点来考虑,巴塞尔三协议所考虑风险种类主要涵盖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而上文中安全垫或者说资本缓冲的设计,非常类似ABS、CDO中的信用分层设计。)
储备金的管理细节将完全披露给公众,储备金也会定期进行外部审计,审计的结果也会完全披露,以证明所有Libra网络中发行的代币都是有足额资产储备来支持的。Libra协会将会在其官网上每日公布当前储备金的资产构成以及市值。如果Libra网络在托管储备金资产的过程中面临负收益,协会将使用诸如网络交易费等收入来源来弥补资产损失;对于储备金获得的正收益,它将被用来覆盖系统运行、成长和运营的成本,保障系统交易费用价格低廉,同时为资本缓冲/安全垫提供资金。
关于储备金利息的分配方法将会提前设置并由协会监管,Libra网络中代币的持有者并不会获取储备金的利息收益。 储备金将会由地理位置比较分散的且资金实力雄厚的银行网络来托管,Libra协会会提出额外的要求和措施,以保障这些被托管的资产不会被借贷、抵押、或者被临时挪用。(本身银行的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是两条线路的,托管资产进入银行本身与存款的性质相近,银行除需向央行缴纳存款准备金外,多余的存款完全可以通过借款行为产生收益并导致派生存款的产生,因此Libra协会考虑到了这些细节,但未提出详细的解决办法。)
Libra网络本身并不会直接通过某种接口与最终用户交互,而是会选择一些授权的经销商来为用户提供流动性服务,比如通过钱包或者交易所等方式为用户提供Libra代币。这些经销商会承诺做市并且不会设定很大的价差,以保障用户能够以合理的成本获得Libra网络上的代币。(这种做市可以参考向商业银行结售汇的场景,商业银行ask和bid price是不一致的,即买卖价格不一致,银行从低买高卖中可以获得价差收益,如果经销商设定较高的买卖价差,终端用户将会在买卖Libra代币的过程中支付额外过多的成本,不利于Libra网络的普及。)考虑极端情况,如果所有经销商都不再做市,也就意味着用户无法将Libra代币转换为法币,Libra协会会联合第三方管理者或是援助的经销商,在销毁Libra代币的同时变现储备金资产,保障用户能够获得法币资产。
如果Libra网络确实无法快速足值的将短期政府债券变现为现金资产,Libra协会还考虑了以下两种应对极端状况的措施:
一是延长赎回期。通过延长Libra代币兑换法币的承诺期限,为储备资产的变现赢得时间窗口,而不必大幅折价抛售。
二是设置提前赎回费。如果想要立即将Libra代币兑换为法币,则要承担一部分赎回费用。(这实际上就是将资产折价出售的成本转移到Libra代币持有者身上。)
最后的最后,即使协会和Libra网络都失败了,Libra代币的持有者依然可以获得资金偿付。其一,短期政府债券到期后的本息现金流可以用来销毁Libra代币;其二,如果短期债券的资金回流速度不足以销毁所有代币,短期政府债由于其高流动性的特点,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以较小的折扣快速出手。其三,如果上述两条均行不通,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所有的债券都会到期,资金全部会实现回流。
(二)建立健壮的监管服从框架来增强Libra支付系统的安全性